[1] |
朱伟.
高校贫困生资助对象地域分异及特征研究——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1(4): 611-616.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8.04.018
|
[2] |
.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委会换届会议暨学报质量提升工程研讨会成功举办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1(1): 173-173.
|
[3] |
任金铜, 莫世江, 陈群利, 骆强, 王志红, 丁卫红.
草海湿地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预测研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0(3): 385-392.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7.03.009
|
[4] |
张建合.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影响力现状及高被引论文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28(4): 517-520.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5.04.013
|
[5] |
张建合, 任长江.
第六版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特点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6(1): 72-75.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3.01.017
|
[6] |
王述超, 万成宏, 王文林.
高墩连续梁桥的稳定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2(4): 598-602.
|
[7] |
本刊编辑部.
我校学报自然版荣获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期刊“一级期刊”及“二十佳期刊”称号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2(2): 160-160.
|
[8] |
郭红建.
自然科学学报英文稿件的审稿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7(4): 495-498.
|
[9] |
王丽, 钱乐祥.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型方法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7(3): 302-307.
|
[10] |
本刊编辑部.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双优”评选表彰纪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5(1): 91-93.
|
[11] |
本刊编辑部.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师范院校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纪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5(1): 114-114.
|
[12] |
任长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00年发文与引文统计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4(2): 244-246.
|
[13] |
张洪敏, 马虹.
信阳师范学院高职住宅楼平面设计方案分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1(1): 106-108.
|
[14] |
姬文常.
从重点学科科研论文的引文分析看馆藏建设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1(1): 101-104.
|
[15] |
边冬梅.
中国考古学与自然科学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7(1): 109-110.
|
[16] |
王宏鑫, 吴朝暾, 张在昭.
最大引文年限与科学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5(3): 327-332.
|
[17] |
吴朝暾.
对《信阳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活跃作者群的探讨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4(4): 122-123.
|
[18] |
何兆琮.
信阳师范学院第三学生食堂设计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3(2): 196-204.
|
[19] |
张建合.
浅析高校学报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化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2(3): 286-290.
doi: 10.3969/j.issn.1003-0972.(1989)03-0286-05
|
[20]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984年总目录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0): 160-161.
doi: 10.3969/j.issn.1003-0972.(1984)00-016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