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甲基胞嘧啶水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张爱华, 杨宝华, 李琳

张爱华, 杨宝华, 李琳. 5-甲基胞嘧啶水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7(3): 341-343.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4.03.008
引用本文: 张爱华, 杨宝华, 李琳. 5-甲基胞嘧啶水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7(3): 341-343.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4.03.008
Zhang Aihua , Yang Baohua, Li Lin.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of 5-methylcytosine[J].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4, 27(3): 341-343.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4.03.008
Citation: Zhang Aihua , Yang Baohua, Li Lin.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of 5-methylcytosine[J].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4, 27(3): 341-343.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4.03.008

5-甲基胞嘧啶水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00-1300171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爱华( 1978-) ,女,北京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计算化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 O64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of 5-methylcytosine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下研究了5-甲基胞嘧啶(m5C)水解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计算结果表明,5-甲基胞嘧啶的水解反应有两条反应途径:(A)水分子进攻m5C生成中间体IM1,然后氨分子充当桥生成终产物胸腺嘧啶;(B)水分子进攻m5C首先生成四配位的中间体IM2,然后中间体分解成终产物胸腺嘧啶和氨分子.能量计算结果表明,5-甲基胞嘧啶的水解反应决速步的活化能垒较高,在自发状态下,5-甲基胞嘧啶的水解反应难于进行
    Abstract: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and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 5-methylcytosine (m5C)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t the B3LYP/6-31G**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of m5C includes two pathways: (A)With the water attacking at m5C, thymine is formed; (B) This pathway is associated with a tetracoordinated intermediate formed and decomposed. Because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of m5C has a higher barrier,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of m5C does not take place for the opening system, which is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have rationalized and verified all the possible reaction channels
  • [1] 张爱华,杨宝华. 胞嘧啶水化去氨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4( 1) : 56-58.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张爱华,杨宝华,李琳,施致雄. 次黄嘌呤氢迁移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32-35 . 本站查看
    2. 陈仕云,何勇,于艳英,彭扶云,高永好,吴宗好. 甲磺酸多沙唑嗪未知杂质合成与结构鉴定.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8(03): 61-64 . 百度学术
    3. 曾小兰,张婉怡,王岩. 硅苯-Cr(CO)_3配合物与H_2O的加成反应的计算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363-367 . 本站查看
    4. 李澜,张爱华,张灿云. 鸟嘌呤与nH_2O(n=1、2)的水化去氨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189-192 . 本站查看
    5. 陈艳,陈善俊,李松,易有根,韦建军. 银溶胶中水杨酸吸附行为的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182-185 . 本站查看
    6. 曾小兰,张旭,王岩. H_2S和CH_3SH与硅锡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513-516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35
  • HTML全文浏览量:  23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01-02
  • 修回日期:  2014-04-25
  • 发布日期:  2014-07-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专栏征稿函

    土木、水利、交通、地质、能源、通信、环境工程以及文物保护中遇到的土很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呈非饱和状态。以1993Fredlund等编著出版的《Soil Mechanics for Unsaturated Soils》为标志,非饱和土力学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土力学分支,用于研究非饱和状态下土的持水、强度、变形、渗透问题。特殊土指在特定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成因与次生变化等条件下形成,具有特殊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工程性质的土,包括膨胀土、红黏土、湿陷性黄土、软土、多年冻土、盐渍土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推进和川藏铁路、雄安新区等国家重点工程高标准高品质基础建设的实施,在土木、水利、交通、海洋、地质、能源、通信、环境工程以及文物保护中遇到了大量的非饱和土与特殊土难题,因而研究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力学特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开发相关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新技术、发展相应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理论与计算方法、研发解决相关岩土工程问题和防治相应地质灾害的新科技是上述工程领域中的共性课题。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促进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以河南省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拟组织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专栏,特邀张先伟研究员、周葆春教授为主持人,欢迎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分享新成果、交流新思想。 

     

    专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持水、强度、变形、渗透特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新技术;

    3.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本构关系、本构模型、数值模拟;

    4.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5.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质灾害机理和防治措施;

    6.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相关的岩土工程实录和新经验。

     

    特邀主持人

    1.jpg

    张先伟2010年获吉林大学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工程地质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多个期刊的编辑与编委。主要从事特殊土的工程性质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湖北省杰青、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财政部国重室仪器研制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0余项;获得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中国地质青年科技奖等称号;研究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新闻报道,入选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成果应用于厦门地铁、武汉智能网联赛车场等工程。

    E-mailxwzhang@whrsm.ac.cn

    2.png

    周葆春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信阳师范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院长,《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河南省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研究方向为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面上项目,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在《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岩土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从事过沙扒海上风电项目海洋土动/静单剪测试与分析、刚果民主共和国利卡西红土路用性能研究等有特色的岩土工程实践。

    E-mailzhoubc@xynu.edu.cn

     

    联系人

    信阳师范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梁维云,博士, 电话:0376-6391770E-mailliangwy@xynu.edu.cn

    信阳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郭红建,博士,电话:0376-6393516E-mailxynuxblk@163.com

     

    论文需符合《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用稿要求。

    稿件经由学报网站(http://journal.xynu.edu.cn/)在线提交,投稿时选择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栏目。所有论文经审阅录用后即可在线发表(中国知网首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核心版(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 host)、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多次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等荣誉。

                                                                                                                                                                                                                                                   信阳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2024429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专栏征稿函.pdf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排版印刷服务项目

    第二次询价采购公告

    一、采购项目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排版印刷服务项目

    二、采购项目编号:XB2023-001

    三、项目预算金额:120700.00

    四、项目基本情况:详见询价文件

    五、供应商资格条件

    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具备印刷经营许可证及出版物印刷许可。

    3、具备承接该类项目的专业技术设备及服务能力。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获取询价文件

    1、时间:2023121814301800

    2、地点: 信阳师范大学教三楼一楼北楼资料室

    3、方式:现场领取,不支持邮寄

    4、售价:免费提供

    七、响应文件提交的截止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122215:00

    2、地点:信阳师范大学教三楼一楼北楼资料室

    八、响应文件开启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122215:00

    2、地点:信阳师范大学教三楼一楼北楼资料室

    九、发布公告的媒介及公告期限

    本次公告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网站上发布,公告日期为:20231216日至20231218日。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投标人应承担其参加本次询价活动自身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2、领取招标文件时须携带以下材料:

    1)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针对本项目的法人授权委托函;

    3)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本公告第五条“供应商资格条件”规定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任老师

    联系方式:03766393898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31215

     

    2024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印刷要求(1).doc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排版印刷服务项目询价采购公告

    一、采购项目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排版印刷服务项目

    二、采购项目编号:XB2023-001

    三、项目预算金额:120700.00

    四、项目基本情况:详见询价文件

    五、供应商资格条件

    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具备印刷经营许可证及出版物印刷许可。

    3、具备承接该类项目的专业技术设备及服务能力。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获取询价文件

    1、时间:2023121514301800

    2、地点: 信阳师范大学教三楼一楼北楼资料室

    3、方式:现场领取,不支持邮寄

    4、售价:免费提供

    七、响应文件提交的截止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122015:00

    2、地点:信阳师范大学教三楼一楼北楼资料室

    八、响应文件开启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122015:00

    2、地点:信阳师范大学教三楼一楼北楼资料室

    九、发布公告的媒介及公告期限

    本次公告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网站上发布,公告日期为:20231213日至20231215日。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投标人应承担其参加本次询价活动自身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2、领取招标文件时须携带以下材料:

    1)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针对本项目的法人授权委托函;

    3)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本公告第五条“供应商资格条件”规定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任老师

    联系方式:03766393898

     

     

    信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31212

     

    2024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印刷要求.doc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2023-2024).pdf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专栏征稿函

     

    作为中国大陆上最重要的地理-生态过渡带,中国南北过渡带具有高度的环境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敏感性,在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等多方面都呈现过渡性、敏感性、复杂性与多样性,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地学和生物学信息,是我国科学家在地理、生态、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科学突破的关键地区之一,对于我国地域结构研究的深化、全国地表格局的划分和认识以及地理要素变化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对南北过渡带地区地理要素变化规律的认识,彰显南北过渡带研究进展,《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拟组织“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专栏,特邀张百平研究员、牛继强教授为主持人,欢迎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分享新发现、交流新思想。

    专栏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 中国南北过渡带界线及划分;2.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要素时空变化;3.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区资源与环境;4.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区人地关系;5. 大数据与中国南北过渡带

    特邀主持人

     

    1.jpg

    张百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国家自然保护地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2017FY100900)首席科学家,兰州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德国马普学会客座科学家。长期从事山地地理与山地生态研究,在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理论研究和山体效应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垂直带的山体效应定量化研究”(41030528)。

    E-mailzhangbp@lreis.ac.cn

     

    2.jpg

       牛继强,信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空间数据挖掘、空间数据可靠性理论和区域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2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E-mailniujiqiang@xynu.edu.cn

     

     

    联系人

    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闫军辉,博士, 电话:0376-6391115E-mailyanjunhui@xynu.edu.cn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张  钰,博士,电话:0376-6390857E-mailzhangyu@xynu.edu.cn

     

    专栏截稿日期为 2023 4 30日。论文需符合《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用稿要求。稿件经由学报网站(http://journal.xynu.edu.cn/)在线提交,投稿时选择“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栏目。所有论文经审阅录用后即可在线发表(中国知网首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核心版(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 host)、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多次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等荣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21210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 专栏征稿函.pdf


    一、采购项目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学报出版发行室改建工程项目

    二、采购项目编号:竞谈采购XB-2022-001

    三、采购公告发布日期:2022721日至2022726

    四、评审日期:2022728

    五、采购方式:竞谈采购

    六、成交情况:

    中标供应商

    报价(元)

    信阳逾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最终报价:48600.00

    写: 肆万捌仟陆佰元整

    七、成交公告发布的媒介及成交公告期限:

    本成交公告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网站发布,成交公告期限为1个工作日。

    八、联系方式:

    采购人:信阳师范学院

    地址:信阳市南湖路237

    联系人:郭老师

    联系方式:03766393516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2728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学报出版发行室改建工程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一、采购项目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学报出版发行室改建工程项目

    二、采购项目编号:竞谈采购XB-2022-001

    三、项目预算金额:49300.00

    四、采购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严格按照国家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执行

    五、项目基本情况:学报出版发行室改建工程(详见招标文件)

    六、供应商资格条件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豫财购〔20225号)精神,该项目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供应商资格条件适当放宽。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良好的社会信誉;
    2.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3.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
    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

    记录;

    5.相同或类似业绩合同3份;

    6.本次招标不允许联合体参与投标。

    七、获取竞谈文件

    1、时间:20227 26 150018:30

    2、地点:学报编辑部(教三楼3楼)自然科学版编辑室

    3、方式:现场领取,不支持邮寄

    4、售价:免费提供

    八、响应文件提交的截止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272815:30

    2、地点:学报编辑部(教三楼3楼)09教室

    九、响应文件开启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2728  15:30

    2、地点:学报编辑部(教三楼3楼)09教室

    十、发布公告的媒介及公告期限

    本次公告在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网站上发布,公告日期为:20227 21日至20227 26日。

    十一、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了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学校对出入学校人员进行了有效管控。该项目外来报名人员,请携带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联系郭主任(6393516),办理从学校南门进校的手续;

    2.原则上每个公司限1名投标代表前来报名,且必须携带身份证原件,以便登记;

    3.投标人应承担其参加本次招标活动自身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4.领取招标文件时须携带以下材料:

    1)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针对本项目的法人授权委托函;

    3)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本公告第六条“供应商资格条件”规定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5)以上所有材料复印件按顺序整理并装订,封面须明确标示出所投项目名称及招标编号;如同时报名多个项目,须分别整理装订报名所需材料;报名材料未按要求装订,一份材料分别投报多个项目,报名材料复印件未加盖投标单位印章等,投标人将会被拒绝参与投标。

    十二、联系方式

    采购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地址:信阳市南湖路237

    联系人:郭主任

    联系方式:03766393516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272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暨第三届编委会工作会议举办

    • 作者:邱海洋

    11月13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暨第三届编委会工作会议在艺术楼报告厅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方式进行。校长李俊、副校长刘彦明、余本海、王金云出席会议,全体编委、部分骨干作者、学报界同行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余本海主持。

    自然科学版主编张建合代表编辑部简要介绍了学报40年发展历程。40年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立足信阳,开放办刊,秉承以“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学术研究、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经济社会”的办刊宗旨,坚持“开放、特色、质量、服务”的办刊理念,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薪火相传,学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由普通期刊升级为核心期刊,发表了上万名作者的9800余篇学术论文,在学校“充实内涵、提升水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报取得的业绩,指出要凝聚专家智慧,进一步提升质量、扩大影响,将学报打造为特色鲜明的学术阵地。教育部社科司田敬诚处长,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刘曙光教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编何云峰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郭家宏教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王建平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王佃启教授,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乔学杰教授分别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我校学报的办刊成绩,并对我校学报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墨西哥科学院院士王金安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先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许耀桐先生、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彦光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贵昌教授、新余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斌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校长黄昌勇教授发来了题词、贺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等近百家单位发来了贺信、贺电。

    会议下半场召开编委会换届及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刘彦明宣布了第三届编委会成员、优秀审稿人和优秀作者名单。李俊向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颁发聘书,刘彦明向自然科学版编委颁发聘书,王金云向优秀审稿人和优秀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宣读了新修订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委会章程。张建合汇报了第二届编委四年来的工作及未来工作展望。优秀审稿人代表刘彦明和优秀作者代表尹全海、彭波分别作了精彩发言。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蔡宇宏对学报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办法及执行情况进行了宣读和说明。最后,各位编委围绕如何提高学报质量展开了深入研讨。在研讨中,编委们踊跃发言,从稿件选题策划、稿源组织、栏目设计、评审质量、精选作者、培养学术新人和编辑队伍建设方面出发,积极建言献策。研讨会现场气氛高涨,精彩纷呈。

    余本海作总结发言。他对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学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表示高度肯定,要求学报编辑部团队认真归纳消化,落实到今后工作中,力争使学报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创刊 40 周年 座谈会 暨第三届 编委会 工作会议 举办编辑:崔亦茹


    日前,学报编辑部接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通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理工农医类的核心期刊。该类目收录核心期刊121种,其中综合性大学学报和国家级学会主办的期刊105种,师范类大学学报16种。与2017年版相比,师范类大学学报有两家脱离核心区,竞争十分激烈。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自2004年首次入选以来,已是第五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仍是全国师范学院类唯一入选的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评选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动态体系,评价周期为3年,淘汰率约为10%。编委会组织人员采用了被摘量(全文、摘要)、被摘率(全文、摘要)、被引量、他引量(期刊、博士论文)、影晌因子、他引影晌因子、5年影晌因子、5年他引影晌因子、特征因子、论文影晌分值、论文被引指数、互引指数、获奖或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国家级、省部级)、Web下载量、Web下载率等16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及文摘刊物达48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142亿余篇次,涉及期刊13764种,参加核心期刊评审的学科专家1万多位。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90种核心期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自1981年创刊以来,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德国《数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和波兰《哥白尼索引》等10种国际权威数据库公布为固定收录期刊;2008年起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起连续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多次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和河南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在创刊40年之际,我校学报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既是学校的荣耀,又是作者的荣耀,更是办刊人的荣耀。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党委、行政和学报编委会的高度重视,管理部门和广大学者对学报的大力支持,体现了专家、学者对我校学报办刊质量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增添了新的动力。学报编辑部将以此为起点,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不骄不躁、再接再厉,立足本职、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作出新贡献。

    学报编辑部


    近日,2020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发布。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从1987年开始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研制的国内权威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广泛性和权威性,是评价科技期刊及其论文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目前国内公认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每年进行遴选和调整。2020年共有2506种期刊入选,其中自然科学领域期刊2106种。


    日前,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2020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结果,在全国高校主办的近2000种科技期刊中,《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日前,金平果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新鲜出炉,该《报告》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等研究团队研制并发布,是国内主流的七大期刊评价体系之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次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人文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四次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入选自然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两版学报分别为该类别唯一一家学院级学报入选期刊。

    该《报告》的评价指标有:5年影响因子、2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总被引频次、web即年下载率、基金论文比、二次文献转载及专家评审等。本次共认定中文学术期刊6390种,按照62个一级学科进行分类评价,共得到权威学术期刊(A+等级)366种、核心期刊(A等级)1016种、扩展核心期刊(A-等级)677种、准核心期刊(B+等级)1914种、一般期刊(B等级)1847种、较差期刊(C等级)570种。其权威和核心期刊可作为科教评价数据来源之一。该《报告》于2009年3月正式推出第一版,随后于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20年分别推出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现已有2000多家出版机构和800多个科研管理部门将《报告》的评价结果作为办刊质量评估和科研成果统计的重要参考工具。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 2015年为准核心期刊(B+)、同类期刊排名325,2017年为扩展核心期刊(A-)、同类期刊排名183,2020年为核心期刊(A)、同类期刊排名73,在3个评价周期中排名呈加速上涨态势;自然科学版学报在近3版中2015年排名53、2017年排名50、2020年排名33,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近几年我校学报在期刊界声誉较好,自然科学版学报2018年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2019年荣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核心期刊。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学校党委、行政和学报编委会的高度重视,以及管理部门和广大学者对学报的大力支持。首先,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报工作,为学报发展做了顶层设计并纳入目标管理,在人、财、物、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其次,新一届编辑委员会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来自校内外的编委专家亲自撰稿、荐稿、审稿,为提升学报学术水平和扩大影响做出了很大贡献;第三,有一支团结、敬业、高效的编辑团队,能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特色办刊的原则,严把审、编、校质量关。我校两版学报双双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标志着我校学报的办刊质量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这将对提升我校知名度和更名师范大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然科学综合 http://qk.nseac.com/phb/2020/4104_2.html

    人文科学综合 http://qk.nseac.com/phb/2020/4173_4.html

    学报编辑部


    2020年7月18日,学报编辑部支部赴商城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商城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70年间,有8万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学报编辑部党员干部整齐列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躬身默哀,擦拭墓碑。随后,大家观看园内陈列,参观史料展览厅,认真听取工作人员的讲解,学习了早期革命斗争的历史,深刻缅怀牺牲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烈。最后,重温了入党誓词。

    通过这次党日活动,同志们更加坚定地表示,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弘扬奉献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020519日,副校长郑云教授到学报编辑部检查指导工作。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张建合,副主任吉家友、蔡宇宏等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座谈会。

            张建合首先就编辑部的全面工作向郑云副校长进行了汇报,并重点介绍了目前提升学术质量和期刊影响力的一些举措。吉家友和蔡宇宏汇报了哲社版学报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从选题策划、栏目约稿等方面介绍了哲社版编辑今后的工作措施。

            郑云副校长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对学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指出学报是学校的学术名片,对扩大学校影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质量第一,牢牢守住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产生品牌效应,提升期刊的社会美誉度;二是找准特点,紧扣热点,切实办好“教育心理学研究”“炎黄学研究”“淮河流域生态研究”等特色栏目;三是加大约稿力度,充分利用编委资源和优秀校友资源组织优质论文,不断提升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学术水平。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检阅办刊成绩,总结办刊经验,进一步探索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经教育部社科司批准,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今年3-7月开展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研究会初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总评,11月26-27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会上揭晓了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结果,《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栏目第二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本次评优活动共评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103种、精品期刊160种、优秀期刊201种,我刊首获精品期刊称号,标志着刊物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已达到行业较高水平。近年来,在校党委、行政和编委会的关心、支持下,学报密切跟踪学术前沿,关注学术热点,多方调研,精心策划,积极组织校内外优质稿源。在优秀选题的带动下,学报的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充分发挥了学报为科学研究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

    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杭州举办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凝聚学术界、期刊界、期刊管理者、企业界等力量,追踪国际发展态势,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跨界融合高质量发展,引导中国科技期刊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9月25日, 以“跨界融合 再塑生态——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动力”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杭州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杨卫、朱作言、张泽、贺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建峰、黄璐琦、杨华勇等出席本届论坛。论坛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和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怀进鹏指出,科技期刊是影响我国创新生态建设和贯通科技与社会的复杂性、系统性、基础性工程,以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小切口”,能够为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积累经验、探索路径。他表示,本届论坛是深入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盛会,旨在通过推动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要主动适应和把握科技期刊发展大势,助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探索办刊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在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统筹协调力度,有效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协同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提升期刊的管理运营能力,坚持统筹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建设相协调,强化学会办刊力度。他强调,中国科协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进一步推动营造良好业界生态,完善评价机制,发挥科技期刊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中的作用;要进一步推动开放合作,探索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合作渠道,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对全球创新思想和人才成长的贡献。


    我校获批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刘友琼   点击次数:454   更新时间:2019-08-16 17:02:52




    8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截止目前,我校获批26项,在全省排第9位。此次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240711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236998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专家评审意见,自然科学基金委最终决定资助41752项,资助率为17.6%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该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各单位、各项目申请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学校出台了《信阳师范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信院字[2014]179号)、《信阳师范学院纵向科研项目配套支持办法(修订)》(信院字[2019]98号)、《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信院字[2019]53号)等文件来调动大家的申报积极性,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在不同场合多次予以强调,并亲自部署、严格要求,主管科研的副校长亲自指导申报的各个环节;各单位领导经常强调、督促大家积极进行前期积累,积极申报项目。二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和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努力。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大批高学历、高水平年轻教师积极加入到项目申报队伍中来;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平台建设的日益完善,为科研人员申报国家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提前部署,及早启动申报工作。2018年评审结果出来后,学校就及早谋划本年度的申报工作,科技处收到基金委项目反馈意见后,将意见汇总、梳理,并将全文反馈意见发送给各单位及项目申报人进行总结,项目申请人针对专家意见修改和完善申报书。四是多措并举,努力提高申报质量。召开由校长、主管校长、各学院院长、科研机构负责人、主管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博士、高级职称人员参加的动员会;科技处及各单位认真做好服务与准备工作,精心组织优势资源,邀请多位校外专家到校指导项目申报、现场修改申请书;各单位及项目申请人大力加强内涵及外联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获批率。多措并举保证了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量持续增长、申报质量大幅提高、获批数量及经费连年增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理论物理专款项目等正在申报、评审中。

    附件【我校获批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xlsx

    学报编辑部支部赴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71日,学报编辑部支部赴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在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党员干部通过观看馆内陈列,参观史料展览厅、会议旧址,认真听取工作人员的讲解,深入学习了早期革命斗争的历史。1947年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于8月份抵达大别山地区光山县境内。当时,刘邓大军面临着诸多困难,将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此万分危机时刻,刘伯承、邓小平和中原局野战军总部决定于927日至29日,在光山砖桥的文氏祠召开了旅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历时三天的王大湾会议的召开,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加强了党的领导作用。它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转折,对大别山根据地的确立和巩固,对实现党中央战略进攻的伟大决策,实现毛主席说的“历史的转折点”,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干部感触颇深,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弘扬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担当作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