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海涛, 马攀龙, 杨柳, 韩福娇, 王文新, 杨振强.
6-溴-3-氟-2-甲氧基吡啶的合成及工艺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3(1): 102-105.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20.01.017
|
[2] |
张秀清, 陈芳, 贺雄, 张丹, 杨洪利, 黎燕.
吡唑-3-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3(2): 198-204.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20.02.005
|
[3] |
陈海涛, 韩福娇, 杨柳, 王文新, 李继, 杨振强.
α,β-不饱和氨基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1(2): 277-280.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8.02.020
|
[4] |
李家星, 杨洪利, 倪萌, 张淑华, 张秀清.
吡唑-3-甲酸银、铅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0(4): 557-560.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7.04.010
|
[5] |
葛少英, 陈小燕, 张逢源, 宋伟明.
5-硝基水杨醛缩乙二胺双希夫碱钴(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0(1): 114-117.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7.01.025
|
[6] |
周惠良, 孙 琳, 宋伟明, 晋晓勇, 刘翔宇.
吡啶基三唑钴(Ⅲ ) 配合物的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及其热催化性能研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9(1): 43-46.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6.01.011
|
[7] |
张秀清, 范超逸, 倪〓萌, 李〓璇, 张淑华, 刘汉甫.
新型钴配合物\[Co(chedc)(4,4′-bpt)2(H2O)3\]NO3·H2O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9(2): 193-195.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6.02.009
|
[8] |
黄斌, 程德军, 郝世雄.
N-(1-(5-溴-2-((对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N-乙基苯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28(3): 400-402.
doi: 10.3969/j.issn.1003-0972.2015.03.022
|
[9] |
马松艳, 赵东江, 王德新, 白晓波, 赵洪波, 聂春红.
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酯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5(4): 520-523.
|
[10] |
吕艳阳, 翟秋阁, 李娟, 刘多.
四(3,4-亚甲二氧基苯基)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4(1): 120-123.
|
[11] |
邓燕, 张永强, 何农跃, 蒋欢妹, 陶德良.
一锅法简便合成2,6-二甲基苯硼酸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4(3): 394-396.
|
[12] |
吕艳阳, 刘小玉, 曹俊, 邢宏杰.
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钴的合成及表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3(2): 275-277.
|
[13] |
张玉霞, 刘鹏, 熊燕, 袁红霞, 薛灵芬.
一种新的氢键三维网络配位化合物[CuL_2](H_2L)(C_5H_6)_2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2(3): 395-397.
|
[14] |
张玉霞, 张秀兰, 薛灵芬.
2-氨基-1,3,4-噻二唑Schiff碱的合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8(3): 310-311.
|
[15] |
党元林, 谢海泉, 卓立宏.
氨基酸席夫碱铬、钼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7(4): 422-424.
|
[16] |
宋力, 马稳, 徐照仙.
无水苯甲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5(2): 181-183.
|
[17] |
宋力, 许春萱, 薛灵蕴.
碱性绿-4的合成及性能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4(4): 446-447.
|
[18] |
俞善信, 丁亮中, 文瑞明.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4(2): 176-177.
|
[19] |
郑新生, 曾繁涤, 陈光辉.
苯并噁嗪二苯醚预聚体的合成研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2(2): 170-174.
|
[20] |
顾彦, 黄应平.
新显色剂3,5-二溴-4-偶氮对苯二酚苯基荧光酮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研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2(4): 403-406.
|